
从88到64:合理的饮食+合适的运动=全新的生活方式(上)
在减掉了25公斤之后,虽然人生没有像网上说的一样开挂,但是健康的身体确实为我的心态改变贡献了一大部分积极力量,也让我从原来的得过且过,变成了一个稍微有了自律意识的人,之所以说稍微,是因为这条路已经从最初的只为了减肥,到现在的一个良好的可以受益终身的生活状态,简单来说,这是一条即将贯穿我一生的道路,要学习和坚持的东西还有很多。
之前发了一条关于减肥的心得,好多小伙伴好奇我是怎么做到的,所以最近这几天一直查找资料加整理,终于在这个比较清闲的下午,得空搞出来一篇干货,在接下来我会给大家介绍下体重比数值,体脂率方面的知识,也会跟大家分享下我是如何运动的,至于饮食还是会提一嘴,但是我个人是没办法完全做到健身博主的饮食,所以我的饮食是偏日常的基础上少油少盐的。由于整理到体脂率的时候已经超过了一千字,所以这篇心得会分成上下两部分,希望小伙伴们理解。
在开始之前,我希望大家可以先计算一下自己的BMI (Body Mass Index),也就是身高体重指数,这个概念是由19世纪中期的比利时统计学家及数学家凯特勒最先提出的,它的计算方法是由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即千克/平方米。比如我的身高是1.72,目前体重是64公斤,那么我的BMI值就是:64/1.72*1.72=21.6。成人的BMI值的意义如下图:

虽然BMI 反应的是整体体重营养状态的指标,但是在以往做统计的时候,由于BMI与体脂肪在统计上有高度相关,所以经常被拿来做肥胖的指标,也就是说,即使这个公式无法区别体重重体脂肪组织与非脂肪组织(器官等),且同样的BMI值的情况下,仍会有体脂肪率的差异;BMI值本身对于了解自己是否肥胖,是否需要减肥也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大家观察上面的表格,如果是处在健康范围里的话,自己又不是很想因为外界的一些声音而强迫自己变成所谓的白幼瘦,那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活得健康就好;如果自己超过了,又或者即使没超过,感觉自己身上的脂肪一捏都能起褶了,问问你自己,想不想改变现状,再决定要不要走这条路。

对于觉得单纯依靠体重比来判断容易迷糊的小伙伴们,我在网上发现了一篇文章,上面介绍了一些在没有体脂秤的情况下如何计算体脂率,然而通过我的计算,几乎每个公式得出的结果都不一样,为了不误导大家,我准备再查一查如何计算体脂率再跟大家探讨,但是没有体脂秤的小伙伴也不要难过,我准备了图片给大家对照:
男生版:

女生版:

基数的大小要根据自身来判断,所以给大家的BMI值就比较重要了,你的身高跟你的体重是否成正比,不成正比又在哪个范围里面,按照那个来进行基础判断就好。所以大基数的人最初的减肥都是通过控制饮食的摄入量来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的。其实运动加饮食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很多人之前并没有长期运动的习惯,初期信念感爆棚的时候很容易运动过量,没坚持几天就累了,很难坚持下去,所以最开始不要让自己太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饮食入手还是比较可取的。我在最初将近90公斤的时候开始减,每天就是一小碗米饭的量,配上一碗稍微比小碗米饭大一点的碗装菜,一顿就吃这一些,然后就再也不吃了。当然我相信大部分小伙伴不可能有我那么重,所以说要求可以灵活些,比如用小点的盘子装食物,每次做饭不要做太多,尽量不吃零食,基本上很快就可以掉秤了。
初期的时候是属于一个找回自己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下逐渐摸索出来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而不是跟着网上一些所谓乱七八糟的教程进行各式各样的食谱,之前减肥的时候我各种各样都试过,对此的感受只是,有些确实是管用的,但是你不可能一辈子都按这个食谱活着,一旦恢复了正常的饮食和生活,就会反弹,而这个反弹对于一些刚减下去一些的小伙伴们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好多人会因为这个反弹就不愿意再尝试了。所以说减肥的时候心态很重要,不要觉得几天就能减下去而相信某种速成,胖都不是一口吃出来的,难道瘦就能一天就减下去了么。

11点赞2086阅读
可能喜欢

- ...
2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