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十儿北京人的餐桌记忆
三十儿了!北京人忙乎的年夜饭分享一下,都是小时候春节的记忆,当然小时候我只负责吃,现在才知道,感谢爸妈工作之余辛苦准备年夜饭带给我的幸福感和美好回忆呀❤️

一年四季,一日三餐都有自己独特的讲究,过年尤其讲究,不光是吃饺子。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黏;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民谣里的腊八粥、炸豆腐、炖羊肉等等,都是春节期间老北京的美食,小时候过年才吃得上的东西。当然,现在都很富裕,这些都已经是人们的家常便饭,但好多老北京人来说,记忆中的这些只能在过年时才吃的上的东西,才让人那么期盼过年,那种过年的幸福感是现在过年没有的。

介绍下记忆里过年必吃的菜,“年年有余”,鱼必须是鲤鱼,最初是以祭神为名目,后来则与“吉庆有余”的吉祥话相连。当然也少不了带鱼!北京的冬天气温零下,集市上的冻带鱼都是成箱成盒的摆出来卖。回来出来好切段,裹上面糊下锅炸时候,那股味道就特别好闻,香味儿炸开,然后做成炖带鱼,方便老人小孩吃!但是我最爱吃刚炸完的,特别香。带鱼,真的是北京人心里的年味儿!就是不太好摘刺😜

米粉肉也是过年必备的大菜,俗称“合碗菜”,先用大米炒香,再加上腌渍好的五花肉片,装进碗里,用一个大蒸锅蒸,然后倒扣在盘子上菜。
当各式荤素大菜备齐时,还得备着糖果、花生核桃、瓜子和“杂拌儿”,来点江米条儿,都是回忆呢

老北京春节前,可是少不了炸物~炸松肉,油滋滋~ 一口下去香死了!炸松肉是由牛肉馅、豆腐、胡萝卜、油豆皮炸制而成。外表金黄的松肉,看上去诱人,闻起来馋人,吃到嘴里更是香香脆脆,停不了口。

还有:炸丸子!炸茄盒!炸豆腐!
炸豆腐是一道老北京有名的清真小吃,豆腐嫩滑,汤汁鲜美深受百姓喜欢。我妈就喜欢炸豆腐炖白菜粉丝。

炸咯吱盒!我的最爱,香香脆脆,也是我爸喝酒的最爱。这是比老北京城还老的北京小吃。咯吱盒也是常有的一道年菜。吃着又脆又香,能放很久不变质,所以过年都会做一堆送亲戚朋友或者家里慢慢吃。

肉皮冻儿!鸡冻、鱼冻、肉皮冻,您想做什么都成。五香炖完的肉汤,在低温环境下,肉和肉汤凝固成冻,切块蘸汁儿,巨香无比的一道凉菜!
如今国内的春节餐桌只能用“丰盛”形容了,什么都有,所以长大以后出国前的春节都没有什么过年的感觉了。但是出国以后物资匮乏,反而春节的时候能吃到点记忆里的东西特别的珍贵,更能感觉到过年的快乐感。明年一定要把我妈接过来,带我重拾小时候过年的快乐,毕竟好多东西我不会做😝
2点赞1069阅读
可能喜欢

- ...
7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