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年骗走我眼泪的家庭剧
越走远,越想家。
越长大,越爱看亲情剧。
2020年以后,就更是如此了。
偶尔,剧情会让人突然想起自己年幼无知又不可一世时,对父母作出的恶言恶行。当时的自己,觉得父母不可理喻,自己孤独而不被理解。
但是,沟通道歉时,才发现,父母早就不记得这个事儿了。
才开始懂得家庭的意义。
1. This is us.
这部最喜欢啦,因为人物不是高大全的刻画,能够找到普通人生活的缩影。

最近在更第五季的剧,剧情已经从第一季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跨越到了如今正在发生的新冠。
故事讲述的的是Pearson 一家的故事。

Jack Pearson ,父亲,一个从一开始出现在剧情里,就是作为逝者出现在回忆的画面里。
是Pearson家族的灵魂人物。
Rebecca,母亲,三胞胎母亲,全职妈妈。美丽能干,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梦想成为歌星,但在遇到真爱之后,重新树立了人生的目标。

The big three
Kevin,长子,拥有着漂亮的皮囊,靠演情景喜剧中的Nanny备受欢迎。表面风光,只有自己知道自己陷入了演技困境,不想在靠脱衣服,秀肌肉💪来赢得观众的喜欢。
Kate,Kevin的卵生妹妹,生来块头大,因为身材深深陷入自卑。总想成为像妈妈一样美丽的妈妈,但是自卑让她不断否定自己的理想。
Randall, Jack 和Rebecca的养子。在三胞胎之一不幸夭折后在同一家医院遇到的弃婴。智商超群。
就是讲述了这样一家人的故事。看似美满的家庭,还正如中国俗语所说的那样,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Jack酗酒,生怕自己成为像自己父亲一样家暴的男人;Rebecca努力摆脱父母对自己人生的规划,想要证明和Jack生活的幸福; Kevin一直对Randall的存在耿耿于怀,觉得后者偷走了本该属于自己的父母的关爱; Kate,渴望爱,却又因身材自卑而隐藏了最真实的自己; Randall 因为肤色,因为被遗弃,一直都在寻找自己的根源……
此外还有许多与Pearson一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比如说我超喜欢的Beth. 和丈夫Randall一样聪明,但是比前者对自己生活,有着更好的掌控能力。
每一个人物都不完美,都在同家人的情感撕扯中,找寻自我,找到家,还有家人的意义。
看似戏剧化的人物设置,但是从他们的故事里,我总能看到些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困惑的痕迹。或许这就是这部剧好看的地方吧。
就像Pearson一家,虽然跌跌撞撞的,但还是积极向上的活着,结果就是家人联系越来越紧密。
谁说冲突就一定是拉远人与人的距离,也可能拉近不是?
太多可以分享的细节了……
2. 父母爱情

已经看到好物小伙伴推荐了。不多赘述。
一部适合全家在一起看,不但不会有尴尬,而且能增进家庭成员感情的好剧。
我喜欢这部剧,是因为我仿佛能看到爷爷奶奶生活的痕迹,以及他们那个年代同现在不一样的爱情观:
我不用语言说,但是我把我的爱都刻在了生活的痕迹里。最后,生活把我们的影子刻在了对方身上,成为了我们,而不再是我,也不再是你,而是我们一体。
再看看那群野孩子的生活方式,上房揭瓦,拉帮结派在村里溜达的日子,也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一去不复返了吧……
一想到这部剧要被翻拍……我就生气!
3. 情满四合院

何冰+郝蕾,犹豫什么?就是好看!
不是严格意义的家庭,一个四合院,几家人在一起生活,就像是一个大家庭。
颇具北京风味儿的台词。
记得采访何冰,何冰说,拍这部剧一点也不累,就是生活本来的样子,他太熟悉了,进去了院子就很放松的自然的演起来,一点儿不累。
我喜欢这部剧,是因为它重新定义了家的概念。不一定要有血缘,人跟人相处,交心,处久了,就是家人。剧里,何冰郝蕾两人,办了养老院,全四合院的老人,就像一家人一样生活着。
里面也有偷盗,也有邻里矛盾,但大家又都不是坏人。人物丰满了,演技给足了,故事讲好了,戏也就好看了。
—————————————————————
4.至于这个主题的剧,我没提 请回答1988,是因为涉嫌抄袭。
很多人都推的一部戏,曾经我也喜欢看,看了不止一次。每次看每次都会感动得不行……一度认为是神剧。
然后突然就在今年,看了<<光阴的故事>>,人设简直一毛一样,还有公车片段,太明显了!觉得涉嫌抄袭,心碎了!但是,真的就是抄的很聪明和细腻🤣
后来听了主题曲,原版德国Black Fooss 乐队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出的歌,真的就是抄袭板上钉钉了……
哎,不追星,但是看个剧,房子也踏了。
抄袭还是不能忍的,感动留下了,但是再也不会翻出来看了吧。
我的青春,也这么没了😭
希望国内的剧,有了好的故事,也可以好好打磨剧本,然后好好制作拍摄,成就经典作品。人家抄袭是人家的错,但也没说明自己的作品优秀到哪儿去。一码事归一码事。
小声嘀咕:我发现我追过的剧……可真多啊……时间都去哪儿了,我现在知道了🤣
(图片源自网络)
2点赞913阅读
可能喜欢

- ...
18条评论